范志毅重返青训,探索中国足球人才新模式
范志毅,作为足球圈内跨界娱乐圈最成功的典范,近期再度与足球紧密相连。在“五一”黄金假期,他所领衔的上海伍浩足球俱乐部,在青浦区汇金路的一座体育场内启动了青训梯队的招募活动。此次招募主要面向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足球小将,无论户籍如何,均有机会加入这个充满活力的足球大家庭。
据悉,范志毅所带领的足球团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招募U11和U13梯队的球员各30名。未来,他们还将与上海体育大学旗下的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注重足球技能的培养,更致力于打造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育教育体系。
范志毅在足球圈内的身份是上海市足协副主席。今年三月,上海范志毅足球俱乐部与上海帝浩足球俱乐部携手,整合了十余年的青训经验,正式成立了上海伍浩足球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立足于当前国内职业足球青训的重点需求,致力于构建一个从小学到全日制一流体育大学的完善体教融合和职业规划的职业足球青训体系。
目前,上海伍浩足球俱乐部已经与上海体育大学、青浦区体育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俱乐部被授予上海体育大学教育培训基地的荣誉。依托在青浦和闵行两区的多片专业足球训练场地,俱乐部创新性地提出了“双轨制”人才培养路径。这意味着学员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不仅可以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还可以通过专业考试进入上海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实现“文化学习与足球训练”的一体化培养。优秀的学员更有机会直升上海体育大学本科或攻读运动类成教专科,真正做到“踢球升学两不误”。
对比国际数据,中国青少年注册球员数量远远不足。法国青少年注册球员达210万,西班牙有106万,而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却仅有不足10万的注册球员。在上海青少年足球联赛中,U12以下的球队数量虽然有150支,但U13以上的球队数量却骤减至50支,这凸显了“小升初”阶段的断层危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伍浩俱乐部计划探索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他们将与青浦区体育和教育部门合作,从小学阶段开始普及足球启蒙教育,初中阶段保障学业与足球训练的衔接,高中阶段则直通上海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这样不仅能避免青少年因升学压力而放弃足球,还能为有潜力的球员提供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
伍浩足球俱乐部在选材与训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组建了一个强大的教练组团队,包括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担任技术总监、原上海海港队预备队主教练邱京巍出任总教练等一批专业人士。这个团队为学员们制定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阶梯式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学员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
自4月15日启动招募以来,伍浩足球俱乐部已经收到了来自各地区的足球少年的报名,其中甚至有整建制的外省市球队。俱乐部已在五一假期举行了首期选拔赛,后续还将继续在周末进行选拔,以形成完整的梯队。
上海伍浩足球俱乐部的主教练们深知足球人才培养的多元性。他们表示,有的球员可能小时候并不突出,但随着学业和能力的提升,他们对足球的领悟力也会不断提高,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专业运动员。
为了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球员,伍浩足球俱乐部不仅在国内进行精细化的培养和训练,还积极引入国际赛事和先进的青训理念。他们以“克鲁伊夫杯”等国际赛事为练兵场,同步引入欧洲青训理念,努力为中国足球输送具备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
范志毅表示,“中国足球的复兴必须从青训根基开始。伍浩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家长看到踢球孩子的未来,让球员拥有职业与学业的双重选择,这才是可持续的青训生态。”他的这一理念正引领着中国足球向前发展。